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文字讨好症?线上社交的表达方式不该被设限

来源:红网 发布时间: 2023-06-03 18:25:50


(相关资料图)

□赵心怡(西京学院)

近日,#文字讨好症#这一词条再次爬上微博热搜并引发了大量网友讨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人们纷纷表示“怎么感觉说的就是我”“好像是那么回事”……与此同时,评论区也出现了“互联网少指手画脚”“这算讨好吗”“这不是很正常吗”等不同的声音,认为语气夸张只是为了弥补线上交流肢体、表情语言的欠缺,“讨好”是夸大其词了。

“文字讨好症”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杨蒙恩提出,是指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常见的就是在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比如,将“好的”改为“好滴”“好勒”;将“收到”改为“收到啦”“收到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们日常社交需要,各种聊天软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最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为什么会使用“讨好体文字”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文字所能承载的情感信息十分有限,身处手机的两端我们无法准确感知到对方的情绪,更糟糕的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会对对方的话产生误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传达出来的情绪也是不同的。为了使对方能够透过文字体悟到我们打出这些文字时的情绪,我们就会通过加一些感叹词或者表情包的方式修饰我们原本仅要表达的东西,这无可厚非也并无坏处。有人就表示:如果跟我聊天的人经常“蹦蹦跳跳”地用表情包或文字回复我时,我也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跟着一起开心起来。

其次,“文字讨好”同时也被当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在现实复杂的人际关系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们越来越善于把自己“包裹”起来而不乐于向外界展示真实的自己,向他人诉诸情感更是难上加难,“疏离感”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沟通时就会使用更加强烈、生动的语气词为原本冷冰冰的文字注入情感,帮助双方缓解尴尬紧张的气氛,从而以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沟通,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流畅顺利。

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好费劲,要怎么做才能改掉?”不难理解,当选择使用“文字讨好体”与他人在线上交流时,我们会花时间细细斟酌每一个词语,仔细琢磨每一个字眼,这实际上增加了我们的沟通成本,也许我们在考虑用词用句的时候还会忽略掉原本最初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从“文字讨好”本身抽离出来,以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沟通更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在笔者看来,与其将这种表达习惯定义为“文字讨好”不如把它理解为一种向他人表达尊重的方式,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它也根本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也不应受其困扰,社交聊天也不应被贴上标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家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